子夜四时歌·田蚕事已毕
民歌〔南北朝〕
田蚕事已毕,思妇犹苦身。
当暑理絺服,持寄与行人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盛夏时节,田里的农活结束了,养蚕缫丝的事也告一段落了,别的妇女开始休息了,而她还要继续继续辛辛苦苦地干活。
骄阳酷暑里,她正在整理葛布衣服,准备给出门在外的丈夫寄去。
注释
田蚕:耕田和养蚕缫丝。
思妇犹苦身:思,句首语气词。苦身,身体劳累。犹,依然,还要。
当暑理絺服:理,料理,归拢。絺(chī),细葛布,即用葛(一种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)织的布。
行人:作客在外的人,这里指她的丈夫。
赏析
“田蚕事已毕,思妇犹苦身。”这位农家妇女辛辛苦苦地下田耕地、养蚕缫丝,结果“田蚕事已毕”,收获多少姑且不说,单是丈夫在外,她一个人在家里支撑门户,原本就很辛苦,可是“田蚕”忙过之后,依然不能像别的妇女那样得以短暂的修整和喘息。“犹苦身”,即仍然要继续劳作,也就是说她没有时间和条件休息。她的丈夫为什么外出?出门干什么去了?是出征疆场了,还是不得已出去谋生了呢?诗中虽未点明,但我们不难想象,这不能说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“当暑理絺服,持寄与行人。”从“思妇” 归拢整理的家织粗布衣服我们不难想象,她虽然种地养蚕,但是她仍然穿不起绫罗绸缎之类的好衣服,最多
简析
《子夜四时歌·田蚕事已毕》是一首五言民歌,描写一个农家妇女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和关心。诗的前两句说这位农妇在农忙过后仍然不能得到休息;后两句说她归拢整理家织粗布衣服,寄与丈夫。这首诗歌生动流畅,自然率真,委婉含蓄,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,较为突出地体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。
水经注·漯水
郦道元〔南北朝〕
桑干枝水又东流,长津委浪,通结两湖,东湖西浦,渊潭相接,水至清深,晨凫夕雁,泛滥其上,黛甲素鳞,潜跃其下。俯仰池潭,意深鱼鸟,所寡惟良木耳。
拟行路难·其一
鲍照〔南北朝〕
奉君金卮之美酒,玳瑁玉匣之雕琴。
七彩芙蓉之羽帐,九华蒲萄之锦衾。
红颜零落岁将暮,寒光宛转时欲沉。
愿君裁悲且减思,听我抵节行路吟。
不见柏梁铜雀上,宁闻古时清吹音?